logo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行业动态
2025年二季度上海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报告出炉
发布时间:2025/08/11 浏览量: 来源:网络转载

市交通委指挥中心发布2025年二季度上海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报告。2025年二季度全网轨道交通共计运送乘客9.4亿人次,日均客流1031万人次,环比上升7.4%,同比下降2.5%,客运强度1.18万人次/公里·日。清明、“五一”、端午三个假期哪些站点客流上涨明显?高温梅雨季客流变化情况如何?……一起来看看吧↓

2025年二季度日均客流1031万人次,环比上升7.4%,同比下降2.5%。其中,工作日日均客流1176万人次,环比上升5.3%,同比下降1.3%。休息日日均客流736万人次,环比上升11.3%,同比下降4.7%。其中工作日的客流下降主要集中在5月,同比降幅2.87%,6月持续降雨与高温交替影响,休息日客流降幅达到了11.38%,以上因素拉低了整体均值。

二季度各线路客流以同比下降为主,2号线、1号线和9号线日均客流依然位列前三;17号线(西岑延伸)、15号线客流同比上升;机场联络线日均客流4.27万人次,较一季度3.51万人次环比增长21.6%。

客运强度较高的线路分别是1号线和8号线,而工作日早高峰满载率较高的断面中,较为拥挤的是6号线民生路至世纪大道、8号线芦恒路至东方体育中心等断面。

本季度进出站客流同比上涨的站点仅有100个(含5个新增站)[1],占比24%。客流排行前五的站点分别为虹桥火车站、人民广场、上海火车站、静安寺、南京东路。虹桥2号航站楼站因机场联络线开通,客流同比上升5成至日均9.3万人次,位列全网第13位,轨交虹桥火车站受机场联络线虹桥2号航站楼站分流影响,客流同比下降12.4%,较一季度8.5%的降幅有所扩大。

注[1]:指挥中心统计口径:全网411个站点为实际数,即不同线路的同一站点不重复计算,2024年新设5个站点为:康恒路、西岑、康桥东、三林南、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

2025年上半年工作日早高峰客流同比2024年,居住相对密集区域进站客流最大的五个站点仍是泗泾、九亭、佘山、莘庄、曹路;另外,虹桥2号航站楼、淀山湖大道、上海松江站、漕盈路、景西路等进站客流增量排名居前。早高峰岗位相对密集区域出站客流方面,陆家嘴、静安寺、南京西路、人民广场、漕河泾开发区等站工作日早高峰出站客流排行前五,西岑(青浦华为)、龙耀路(徐汇滨江)、虹桥2号航站楼(机场联络线引流)、上海南站、康恒路等站客流增量排名居前。

二季度清明、“五一”、端午三个假期全网日均客流同比均下降。清明(4/4-4/6)全网日均客流776万人次,同比微幅下降1.3%。“五一”假期(5/1-5/5)全网日均客流804万人次,同比小幅下降2.2%。端午假期(5/31-6/2)相对去年大幅提前,不但临近高考而且6月1日(儿童节)遭遇全天暴雨,市民即便出行也多以私家车为主,当日全网客流仅480万人次,拉低三天假期均值至643万人次,同比大幅下降12.5%。

清明、“五一”、端午期间轨交虹桥火车站及轨交上海火车站客流同比下降,其余枢纽相关轨交站点客流显著上升。节假日浦东机场境外航班到发量增长显著,再叠加机场联络线对其他交通方式的分流,轨交浦东1号2号航站楼站客流增长超3成。

轨交上海松江站2025年上半年走势总体平稳,仅在重要假期前后有显著波动。目前的客流纪录为5月1日创下的4.7万人次。从下图也能明显看到,随着暑运的开始,6月底松江站日客流连续多日在3万人次以上。

进入梅雨季节,6月各周末市民轨交出行强度与高温及降雨有一定关联,公园景区周边轨交站点客流大幅下降。与3月升温时周末轨交客流节节攀升相比,6月因梅雨季周末客流整体低迷。轨交客流与本市气温、降雨的关联情况详见下图:

通过将3月周末客流涨幅最高的轨交站点(公园景区站点为主)进行盘点,大部分在6月周末表现不佳。但随着梅雨季进入尾声,并叠加暑假游客支撑,陆家嘴、豫园及公园、动物园、科普场馆类相关站点客流出现显著反弹。

市域线机场联络线二季度日均客流升至4.27万人次,较一季度的3.51万人次增长21.6%。其中工作日日均客流4.32万人次,休息日日均客流4.17万人次;客流峰值在“五一”假期前最后一工作日(4月30日)被再次刷新,达5.79万人次。

时间维度方面,部分高峰时段客流小幅增长或滞涨,而平峰时段开始补涨。通过与3月份客流数据相比,周一早间时段(8:00-9:00)通勤客流叠加枢纽出行,小时客流进一步上升近1成,而其他工作日该时段客流也有显著补涨,差距缩小。同样,工作日的平峰时段也出现补涨,增幅普遍2成以上;一季度客流较高的周五晚间(17:00-20:00)和周日夜间时段,则出现了滞涨。

空间维度方面,虹桥与浦东机场两端的客流集中度微幅下降,线路中段站点流量显著上升。二季度虹桥2号航站楼日均进出站客流3.24万人次,占全线43.4%,浦东1号2号航站楼日均进出站客流1.88万人次,占全线25.2%,两端站点客流比重微降至68.6%,较3月均值上涨约2成;国际旅游度假区凭借低客流基数,较3月均值大幅上升33%。中春路、景洪路两站仅有1成涨幅。

二季度机场联络线,虹桥与浦东的客流平均直达率从一季度近30%降至24.8%。直达率较高的时段也并非一定在节假日前后,例如4月12日、6月7日等周六时段,直达率普遍超过31%。同时,全线OD集中度小幅分散,排名前9的OD比重从前期的54%降至50%。OD关系中康桥东—>虹桥、虹桥—>度假区、虹桥—>三林南的联系强度有所上升。

为配合沪通铁路二期穿越地铁线路建设,3号线水产路站(不含)至江杨北路站缩时运营,主要集中在周末夜间和周末清晨时段,影响有限。施工共分两次,首次缩时运营在5月24日(周六)22:40→运营结束及次日运营开始→9:00;第二次施工从5月31日(周六)至次日,时段相同。受施工影响的水产路站至江杨北路站区段,双向运营由免费接驳公交进行替运,主要影响的是施工次日上午9:00前的进站客流。施工基本提前结束,例如6月1日早上7:45即发布公告恢复正常运营,但周边市民普遍延后或减少出行。

水产路站在承接4个停运站点的进站客流后,有不同程度的客流增长。其中5月25日7:00-8:00进站客流从常态的293人次增至1038人次,对于站点的运营影响相对有限,但700多人的增量需依靠地面公交消化,对接驳保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。

二季度体育赛事、场馆演出、大型会展等活动密集,引发周边轨交站点客流短时激增。大型演唱会方面,孙燕姿演唱会于4月26日、28日共举办两场,带动上海体育场周边三个轨交站点客流大幅上升。其中,4月26日(周六)周边三站全天进出站客流合计达11.9万人次,较前一个常态周六增26%;而第二场4月28日(周一)周边三站客流合计达14.1万人次,较前一个常态周一增87%,出站到达的客流高峰主要出现在17:00-19:00,与通勤客流有所叠加;散场进站客流高峰21:00-22:00,其中上海游泳馆站小时进站客流峰值达7389人次。

浦东足球场在6月22日迎来足协杯德比大赛,由上海海港对阵上海申花,尽管当晚大雨磅礴,但仍然吸引了大量本土球迷观赛,轨交浦东足球场站6月22日(周日)全天进出站客流达1.4万人次,约为前一个周日的7倍。二季度场馆、会展相关轨交站点客流走势详见下图。

左右滑动查看更多

两年一度的上海国际车展吸引大量观众参展,期间轨交国家会展中心站日均进出站客流达10.8万人次。今年车展周期为4月23日至5月2日共10天,客流分布相对均衡。最大客流日出现在4月25日(周五),轨交国家会展中心站全天进出站客流达13.7万人次,与医药展4月9日的客流峰值持平,但显著高于2023年车展的客流峰值7.7万人次。

从该站与虹桥火车站的OD关系可以看到,虹桥枢纽两站前往国家会展中心的客流合计14588人次,占该站所有到达客流的21.5%,外省来沪观展比重极高。“五一”假期前两日,车展仍能吸引大量普通观众观展,OD关系中从虹桥枢纽出发的客流仍维持高位(对比假期后三天),成为本市“五一”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南京西路太古汇LV“路易号”引发市民“打卡”热潮,南京西路站客流大幅上涨。路易威登概念地标“路易号”自6月25日(周三)揭幕当天就持续引发关注,轨交南京西路站当日进出站客流即升至16.1万人次,较当月中上旬的常态客流水平增1成。

休闲打卡客流在周末爆发式增长,南京西路站6月28日(周六)客流超20万人次,较前一个周六翻倍,当天该站位列全网客流排行第四位,而临近的静安寺站客流平稳,无显著溢出效应。进站返程高峰则出现在20:00之后,小时客流峰值达到了13629人次,约为上周同时段3倍,相当于大型展会的散场客流水平。

资料:市交通委指挥中心

 
 
(责编:严远、轩召强)
联系电话
010-83881815
企业邮箱
ctkjjt@126.com
公司地址
北京市丰台区丰台创新中心9号西塔302
Copyright © 2024 北京城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  版权所有   备案号:京ICP备19005351号    网站地图    网站制作优狐